釜底抽薪的出处,釜底抽薪典故出处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2-11-21 20:58

釜底抽薪的典故出处:“釜底抽薪”,语出北齐魏《为侯景叛移梁朝文》:“抽薪止沸,剪草除根。”古人还说:“故以汤止沸,沸乃不止,诚知其本,则去火而已矣。”这个比喻很浅显,道理却说得十分清楚。水烧开了,再兑开水进去是不能让水温降下来的,根本的办法是把火退掉,水温自然就降下来了。此计用于军事,是指对强敌不可用正面作战取胜,而应该避其锋芒,削减敌人的气势,再乘机取胜的谋略。

【原文】

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

【按语】

水沸者,力也,火之力也,阳中之阳也,锐不可当。薪者,火之魄④也,即力之势也,阴中之阴也,近而无害。故力不可当而势犹可消。尉缭子⑤曰:“气实则斗,气夺则走。”而夺气⑥之法,则在攻心。昔吴汉为大司马⑦,有寇夜攻汉营,军中惊扰,汉坚卧不动。军中闻汉不动,有倾乃定。乃选精兵反击,大破之。此即不直当其力⑧而扑消其势也。

宋薛长儒⑨为汉、湖、滑三州通判⑩,驻汉州。州兵数百叛,开营门,谋杀知州、兵马监押,烧营以为乱。有来告者,知州、监押皆不敢出。长儒挺身徒步,自坏垣入其营中,以福祸语乱卒曰:“汝辈皆有父母妻子,何故作此?叛者立于左,胁从者立于右!”于是,不与谋者数百人立于右,独主谋者十三人突门而出,散于诸村野,寻捕获。时谓非长儒,则一城涂炭矣!此即攻心夺气之用也。或曰:敌与敌对,捣强敌之虚以败其将成之功也。

【注释】

不敌其力:敌,对抗、攻击;力,强力、锋芒。

消其势:消,削弱、削减;势,气势。

兑下乾上之象:兑下乾上为《周易》六十四卦中的履卦。其中有“柔履刚也”的说法,指以柔克刚。

④魄:古代指人体中依附于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以区别于可以离开形体而存在的魂。一说,魄指有精神的形体。火之魄,火赖以发生的物质。

⑤尉缭子:战国时期的大兵法家。

⑥夺气:削弱、瓦解敌方的气势和意志。

⑦昔吴汉为大司马:吴汉,东汉被宛县(今河南南阳)人,字子颜。大司马,古官名,负责掌管全国军事、汉时位列三公(司徒、司空、司马)。新莽末年吴汉逃命到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以贩马为业。后投降刘秀,做了偏将军,四处征战,帮助刘秀消灭了王朗等割据势力,并镇压铜马等部农民军。后任大司马,封广平侯。

⑧不直当其力:避开对方的锋芒。

⑨薛长儒(000—06):宋代绛州(今山西新绛)人,字符卿。历任州通判、知州。

⑩通判:官名。宋初开始,于州、府设置通判,其地位略低于州、府长官,但握有连署州府公事和监察官吏的实权,号称“监州”。

知州:官名。宋代掌管全州政事的文官。

兵马监押:宋代掌握全州军事的武官。

以福祸语乱卒:向参与叛乱的士卒说明利害。

【译文】

不要和敌方硬拼,而要设法削弱其气势,这就是《周易?履》卦山说的以柔克刚的办法。

【按语译文】

水的沸腾,是靠一种力量,即火力。猛火烧沸水,其锐气自然是不可阻挡的。干柴,是产生火力的燃料,猛烈的火势就是靠着它形成的。但干柴本身是温和而柔弱的东西,人们靠近它是不会受到伤害的。所以,凶猛的火力虽然难以阻挡,但要削弱火势还是有办法的。尉缭子说:“士兵勇气十足,就敢于战斗;勇气丧失,就会溃逃。”瓦解敌军气势的办法,就是要在精神上征服对方。东汉初年,吴汉任大司马时,有敌寇乘夜袭击汉军的军营。军营中因此一片惊慌混乱,而吴汉却安然在床上静卧不动。将士们听说吴汉这般冷静沉着,情绪顿时稳定,不一会儿,军营中也就安定下来了。这时,吴汉便起床挑选了一支精兵,乘夜出击,从而大败了敌军。这里,吴汉采用的就是不与敌人正面交锋,而是先设法削减对方气势的策略。

北宋时,薛长儒做汉州、湖州、滑州三洲通判时,驻守在汉州,当时有数百名驻守州城的士兵发生叛变。他们打开营门,企图谋杀知州和兵马监押。有人前来报告,知州和监押都不敢出面。长儒挺身而出,步行到军营前,从破损了的营墙翻身入营,对参与叛乱的士卒晓以利害,说:“你们皆有父母妻儿,为什么做出这样的事情?凡策划叛乱的都站到左边来,凡被迫跟随的站到右边来。”于是,没有参与策划的数百名士兵都站到了右边,只有策划叛乱的十三个头头冲出营门逃走,分散躲进野外的村庄里,不久都被抓获。当时人们说:如果不是薛长儒挺身而出,全城就要遭殃了。这里就是用的攻心夺气的计谋。有人说:当两军对垒时,突然攻击强大敌军的弱点,破坏它即将取得的胜利,这也是“釜底抽薪”之计的运用。

釜底抽薪的出处,釜底抽薪典故出处

【计名解析】

釜底抽薪:釜,古代的一种锅;薪,柴火。用在锅底下抽去柴火的办法,来止住锅内的沸水。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指暗中进行破坏。在军事上一般指不靠同敌人直接交战,而是切断敌人供给来源,破坏敌人所依靠的有利条件,或瓦解敌人士气的办法来战胜敌人。

釜底抽薪这个比喻很浅显,道理却说得很清楚。此计用在军事上是指对强敌不用正面作战取胜,而应采用避其锋芒,削减其气势,再乘机取胜的谋略。用在政治上,就是要除掉对手赖以发展壮大的经济力或在政治方面的优势。用在其他场合也是同样的道理。想用好此计关键是要找准对手的弱点,判断准确,出击果断,攻击对手弱点,对手自然会不战自乱。

【釜底抽薪故事】

曹操釜底抽薪夜袭乌巢

“釜底抽薪”的关键是抓住主要矛盾,很多时候,一些影响战争全局的关键点,恰恰是敌人的弱点。指挥员要准确判断,抓住时机,攻敌之弱点。比如粮草辎重,如能乘机夺得,敌军就会不战自乱。三国时的官渡之战即是一个有名战例。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河北袁绍乘势崛起。公元99年,袁绍率领十万大军攻打许昌。当时,曹操踞守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兵力只有三万多人。曹操与袁绍两军隔河对峙。袁绍仗着人马众多,派兵攻打白马。曹操表面上放弃白马,命令主力开向延津渡口,摆开渡河架势。袁绍怕后方受敌,迅速率主力西进,阻挡曹军渡河。谁知曹操虚晃一枪之后,突派精锐回袭白马,斩杀颜良,初战告捷。

两军相持的时间越长,双方粮草的供给就成了战争胜负的关键。袁绍从河北调集了一万多车粮草,屯集在大本营以北四十里的乌巢。曹操探听乌巢没有重兵防守,决定偷袭,断其供应。他亲率五千精兵,打着袁绍的旗号,轻装急进,夜袭乌巢。乌巢守粮的袁军还在迷迷糊糊之中就被曹军包围,剿灭殆尽,袁军的一万车粮草也被一把大火化为灰烬。袁绍大军得知粮草被烧,军心大乱,袁绍也没了主意。曹操便趁机发动全面进攻,最终袁绍只带领八百亲兵艰难地杀出重围,回到河北,从此一蹶不振。

自古以来粮草供给就是部队生存之根本,是部队战斗力的本源。所以才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曹操与袁绍征战,正面交锋,曹操可能永远也无法击败袁绍,但曹操知道军队赖以生存的根本所在,他烧了袁军的粮囤,断了袁军的根本与能源,因而能大败袁军。这是极为高明的釜底抽薪。

釜底抽薪的出处,釜底抽薪典故出处

【釜底抽薪故事】

韩信奇兵下井陉

气势是决定战争胜败的重要因素。想消除敌人的气势需要釜底抽薪,而要激励本方的气势则需破釜沉舟。

韩信和张耳统率几万大军去打赵国,韩信知道井陉口的险要,不敢轻视,他把兵马驻扎在井陉口三十里外,派人假装生意人,混入赵城去探听消息。

赵王听说这事急召陈余等人商议,谋士李左车献计说:“韩信这次借灭了魏国的余威,攻打赵国,其锐气是抵挡不住的。不过,我看他的军队战线太长,我们利在速战速决。井陉这条路十分险阻,只可容单骑通过,车子转弯,队伍不能成列,如果他要从这里进兵,势难兼顾给养,辎重粮草,必定留在后面,只要给我三万兵马,我绕道出击,截取他的粮草。这里深沟高垒,不用跟他交锋,到那时他前进不得,后退不能,不出十日,就会取他和张耳的性命。而如果采取固守的办法我们就会失去主动权,也难以退敌。”

陈余本是个书生出身的主帅,见识迂拘,自诩以仁义统军,不喜欢诈谋,决定不采用李左车的计谋。

密探把这个情报告诉韩信,韩信高兴万分,传令各将领,授以密计,分头去部署。等到半夜,韩信给将士分了些干粮,下令全军拔寨起行,说:“今日便能攻破赵国,等打了胜仗再吃早餐!”又挑选了两千精兵,拿着汉军红旗,从小路转入小山埋伏,吩咐道:“大军和赵军对击,我会诈败引他追击,你们一见赵军空营追击的时候,就乘机杀入赵营去,砍倒赵军军旗,换上红旗,坚守着空营,就可以打败他们了。”

等韩信的大军闯过了井陉口,陈余大开营门,出军迎战。他恃着兵多势众,一拥上前,使用钳形攻势,想把韩信包围。韩信急下令军士抛鼓掷旗,返身逃脱。赵军见此情形,认为韩信不堪一击,倾营出动,拼力追击,如排山倒海一样,把韩信逼到河边。而在河边上,早已有汉军曹参等列阵等待,见赵兵纷纷到来,就大声叫:“前面是大河,退无可退了,想活命的只有回身反扑。有谁不听令的,立即斩头!”

汉军士兵一听会被杀头,连忙反扑,拼死搏斗,无不以一当十。赵军被阻,无法再进。陈余见此情形,便下令停止进攻,回营固守。

可他在回途中,却远远看见营中的军旗都变了样,仔细辨认,分明都是汉军的红旗,不由得心惊胆战。还没等他反应过来,斜刺里又杀出一支兵马,汉将傅宽引兵正好追到,赵军被两路夹攻,阵脚大乱,很快就被打败了。

这一战致使陈余被杀,赵王与李左车被俘,赵国从此灭亡。

釜底抽薪的出处,釜底抽薪典故出处

三十六计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