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门捉贼的意思,关门捉贼是什么意思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2-11-21 21:56

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此计是说对弱小的敌人要采取四面包围的策略,这样就可以全歼敌人。当然,这个计策如果运用得好,甚至可以围歼比自己强大的敌人。

【原文】

小敌困之。剥,不利有攸往。

【注释】

1、小敌困之:小敌,力量弱小或数量较少的敌人。小敌困之,指要设法把小股的敌人歼灭掉。

2、剥,不利有攸往:语出《周易·剥卦》。剥,剥落、剥离。不利有攸往,把敌人放走,对我方极为不利。整句话意思是,对那些已经被我包围了的敌人,不能放其逃走,否则对我方不利。

【译文】

对力量薄弱的敌人,我们要包围并加以歼灭。对那些已经落单而被我们包围的敌人,如果再放他们逃走,就会对我方极为不利。

【按语】

捉贼而必关门者,非恐其逸也,恐其逸而为他人所得也。且逸者不可复追,恐其诱也。贼者,奇兵也,游兵也,所以劳我者也。吴子曰:“今使一死贼,伏于旷野,千人追之,莫不枭视狼顾。何者?恐其暴起而害己也。是以一人投命,足惧千夫。”追贼者,贼有脱逃之机,势必死斗;若断其去路,则成擒矣。故小敌必困之,不能,则放之可也。

关门捉贼的意思,关门捉贼是什么意思

【关门捉贼计名源出】

古代兵法十分重视“关门捉贼”之计。《孙子兵法·谋攻》说:“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大意是:所以用兵的法则,有十倍于敌的兵力就包围敌人;有五倍于敌的兵力就进攻敌人;有一倍于敌的兵力就分散敌人。《尉缭子·制谈》:“一夫仗剑于市,万人无不避之者。臣谓非一人之独勇,万人皆不有也,何则?必死与必生固不侔也。”大意是:一个亡命之徒持剑冲入集市,万人无不躲避他。我认为并不是唯独他勇敢,大家都不如他。那又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不想活命和希望活着,本来就是不相同的。孙子所说的“十则围之”与“小敌困之”的意思基本一样。尉缭子所说的众人不敢惹亡命之徒,说明穷寇勿迫、围歼则胜的道理。

关门捉贼的意思,关门捉贼是什么意思

【关门捉贼的意思1】

“关门捉贼”,是指对弱小的敌军要采取四面包围,聚而歼之的谋略,如果让敌得以脱逃,情况就会十分复杂。穷追不舍,一怕它拼命反抗,二怕中敌兵之计。这里所说的“贼”,是指那些善于偷袭的小部队,它的特点是行动诡秘,出没不定,行踪难测。它的数量不多,但破坏性很大,常会乘我方不备,侵扰我军,所以,对这种“贼”,不可让其逃跑,而要断它的后路,聚而歼之。当然,此计运用得好,绝不只限于“小贼”,甚至可以围歼敌主力部队。关门捉贼是实现歼灭战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全部或大部杀伤敌人,彻底剥夺敌人的战斗力。

实施关门捉贼之计,方法有很多种。其中,设计一个口袋阵,等敌人进入口袋后,堵其退路,扎紧口袋嘴,是常用的一种方法。紧紧包围住敌人的驻地,不准其逃跑,聚而歼之,也是一种方法。但不管哪一种,都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关门”的地点既有利于全歼敌人,又有利于我方集中优势兵力。二是“关门”之后,部署兵力准备打援。

我们在运用关门捉贼之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抓住有利时机,该关即关,该捉即捉,抓准时机是取胜的关键。所以,善于抓时机尤为重要。

(二)避强就弱。也就是只关弱敌而不关强敌。这是因为一旦将强敌围在“屋”里,一定会把“屋”闹得天翻地覆、门破屋塌。一般而言,所关之敌都是弱敌,即小股弱小力量。

(三)死守大门,防敌逃窜。“贼”被关在“屋”里一定不会老实、听之任之,他一定会竭力反抗,冲出重围,而大门肯定是其重点突破口,所以守好大门很关键。

当敌人采用关门捉贼之计时,我们可采用如下防范对策加以应对:

(一)探清敌情,切勿盲动。《孙子兵法》中说:“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之地,不知战之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在同敌人作战之前,要详细准确地探明敌人的虚实,然后才能进入战地,这样才不致因情况不明而误入敌人的包围圈。否则,会落个被敌人关入门内的悲惨结局。

(二)以计攻计,金蝉脱壳。我们一旦被敌人关入门内,绝不能惊慌失措,在形势非常危急的关头,要冷静下来,对敌人设下的包围圈进行观察,一旦发现有可乘之机,就要果断地采取金蝉脱壳之计,逃离包围圈,切不可被动应战,更不可固执恋战。

(三)多备后路,以防不测。“狡兔”有“三窟”,以便于逃避灾祸,我们在应对狡猾善变的敌人时,更应该多给自己准备几条退路,一旦情况紧急,便可以找到退逃之路,有备才能无患,无备则处处被动。

关门捉贼的意思,关门捉贼是什么意思

【关门捉贼的意思2】

关门捉贼,本意很浅显,即关起门来捉拿进入屋内的盗贼。用在计谋上,这是对付小股敌人的方法。我们捉贼之所以把门关紧,不仅仅是因为怕贼逃逸,而是怕贼逃逸后被别人得到,并被别人利用。而且逃逸之贼也不能去追赶,因为怕贼在逃跑的途中设下圈套,甚至贼的逃逸本身就是诱敌之计。所谓贼,本就是行踪不定、出没无常而又善于袭击的敌人,其目的在于使得我军疲劳,然后再实现其企图。《吴子兵法》上说:“如今有一个不要命的人,隐伏在广袤的原野里,纵然有一千个人去追捕他,追捕的人也会顾虑重重,对其装作看不见。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害怕受到袭击,被亡命者伤害。所以,只要有一个人不要命,足以威慑到一千个人,使得这一千人畏缩害怕。”追捕盗贼,如果贼人有逃跑的机会,就会拼死力斗;如果把他的归路截断,那贼人就能被我手到擒来。因此,遇见小股敌人就一定要围困起来歼灭他,如果不能歼灭,就暂时把他放掉好了。

公元199年,冀州袁绍包围了幽州的公孙瓒,公孙瓒数次突围,都败下阵来,只得退回城里,为了有效抵御袁绍的进攻,公孙瓒下令加固工事,在城墙周围挖了十条壕堑,在壕堑上又筑起十丈高的城墙。同时,他还囤积了三百万斛粮食。果然,袁绍连续几年攻城,都无功而返。

袁绍一怒之下,动用全部兵力加紧围攻。公孙瓒见情况不妙,急忙派儿子杀出重围,去搬救兵了。后来,公孙瓒的救兵来到,他派人送信约定:以举火为号,然后内外夹击袁绍。谁知,送信的人一出城就被袁绍的部下抓获,得知公孙瓒的计谋,袁绍便将计就计:按其约定时间举火,公孙瓒果然中计,领兵出城接应救兵,却遭到袁绍布下的军士伏击,大败而逃回城里。袁绍乘胜在城墙外挖地道,直达守城的中央。等一切准备充分,袁绍一声令下,大批袁军突然出现在城中,对公孙瓒的军队发起猛烈的攻击,公孙瓒精心设计的防御工事顷刻瓦解。公孙瓒见败局已定,杀死自己的家眷后,自尽而亡。

【关门捉贼的意思3】

关门捉贼:捉,捉拿,捕捉;贼,盗贼。狡猾的盗贼进屋偷东西,要关上门使其无路可逃,才能人赃俱获。在军事上指对那些行动诡诈,出没无常的小股敌人,采取包围歼灭的计策。

此计中的“贼”一般指为数不多而机动灵便的小股敌人。若一味猛追,它就会杳无踪影,或者狗急跳墙。如果诱“贼”深入,把它关在“门”里,使它成为网中之鱼,瓮中之鳖,我方就能旗开得胜。“关门”和“捉贼”都要把握好时机,恰到好处。

三十六计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