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为上的意思,走为上是什么意思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2-11-21 22:17

第三十六计走为上: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己方采取有计划的主动撤退,暂时避开敌人锋芒,而后再寻找机会。以退为进,以弱胜强乃此计之要旨。

【原文】

全师避敌。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注释】

1、全师避敌:全军退却,避开强敌。

2、左次无咎,未失常也:语出《周易·师卦》。左次,即后退。无咎,没有损失。左次无咎,未失常也,意为如果退却不遭受损失,是合乎常理的,这样可以以退为进,符合用兵法则。

【译文】

全军作大撤退,避开强有力的敌人,如果这样做不遭受损失,且能够以退为进,这并不违背用兵的规则。

【按语】

敌势全胜,我不能战,则必降、必和、必走。降则全败,和则半败,走则未败。未败者,胜之转机也。如宋毕再遇与金人对垒,—夕拔营去,留旗帜于营,豫缚生羊悬之,置其前二足于鼓上,羊不堪倒悬,则足击鼓有声。金人不觉,相持数日,始觉之,则已远矣。可谓善走者矣!

走为上的意思,走为上是什么意思

【走为上计名源出】

这句话,出自《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其实,我国战争史上,早就有“走为上”计运用得十分精彩的例子。

走为上的意思,走为上是什么意思

【走为上的意思1】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意思不是说“走”在三十六计中是上计,而是说,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我方有四种选择,即求和、投降、死拼、撤退。在这四种选择中,前三种是行不通的,其结果必然会导致失败。只有撤退才是最明智的选择,因为撤退不但可以保存实力,而且可以卷土重来,转败为胜。因此说,“走”为上。原作者以此计为三十六计之总结是别有用意的。因战场上胜败乃兵家常事,即使是常胜将军也都有失败经历,所以人们总结,没有打过败仗的人,是不能成为将军的。因此转败为胜之计,乃是计中之绝妙之计。

我们在运用此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不要拿鸡蛋碰石头。敌人实力强大而我方实力弱小,敌人就如同石头,而我们如同鸡蛋,如果与之死拼,必然会弄得自己头破血流,敌人却不会受太大的损失。我们何苦要损兵折将、以失败告终呢?何不一走了之?“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不妨来个大撤退,保留住实力,以备东山再起。

(二)要知难而退,绝不可一味莽撞。这里所说的知难而退,不是主张消极,不是让我们一遇到困难就退却,缩手缩脚,前怕狼后怕虎,这里所说的困难是有一定限度的困难,一旦超过了这一极限,就如同上面说的以卵击石,最后必然以“蛋破”收场。这里必须强调的是一旦发现事情实在做不成,就不要硬着头皮去做,要见机而动,尽早放弃。不要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我们要做到“见可而进,知难而退”,“知其不可为”而不为,也就是要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盲目蛮干,要“实则斗,虚则走”,要见机行事,不可不顾实际情况,一味乱闯。

(三)要把握时机,急流勇退。在与敌人作战时,要善于观察战机,做到进退自如,不可盲目和被动。否则只会落个身败名裂,战场如此,官场亦如此,很多正面的例子向我们证实了急流勇退的重要意义。如越王手下的范蠡,他宁愿舍弃荣华富贵,而“走”到乡间去生活,为什么呢?因为那里没有谋害,没有钩心斗角。他是明智的,是懂得急流勇退的典范。然而要做到急流勇退并非易事,它不但要求我们果断行事,而且要有勇气和魄力,更重要的我们要能够克服自身的弱点,割舍既得的利益,选择适当的时机,匆匆“走”掉,让敌人捕捉不到我们的影子。

(四)要分散敌人的力量,以退为进,各个击破。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撤退不是目的,退却是在为下一轮的进攻做准备,“走”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如前面所述敌人强大,我方没有能力与之对抗,以“走”避之,保全实力。另一种情况下的“走”,并不主要是因为力不可支,而是出于引诱和调动敌人的需要。这是一种以迂为直的迂回战术。通过伪装的退却,可以诱敌深入,使其误入我们事先设计好的包围圈。通过伪装的退却,可以诱进分敌,使我们能各个击破,以少胜多。这种退却还能制造一种惧怕敌人的假象,迷惑敌人,麻痹敌人。

如果敌人运用此计,我们应采取如下措施加以应对:

(一)严加看管,不让敌人逃脱。我们都听过渔人和魔鬼的故事,在这里我们就是渔人,敌人就是魔鬼,对于魔鬼,我们要严加看管,绝不能有丝毫的松懈,一丁点的麻痹大意都会留下祸患。对于捉到手的敌人,我们要立即就地处决,不给他留任何喘息的机会,更不能让其逃走。

(二)堵截敌人,切断敌人退路。我们如果不小心,让狡猾的敌人溜走了,不要急于追赶,而要赶到前面,在敌人的必经之路上堵截,在其前面将他们消灭,或者赶回原来的地方。如果我们只是跟在敌人的后面追,就只会处于被动的地位,尽管我们是强者,但却要受制于人。因为敌人可能会在撤退的路上设下埋伏,可能把我们拖垮,也可能转到敌人有利的环境中,还可能同他们的援军会合起来,那时我们就会自取灭亡。我们在影视作品中常常看到这样的镜头:一个警察追一个小偷,他不会采取直接追赶的方式,而是迅疾跑到另一个胡同去,小偷必然从此处经过和警察撞个正着,我们应向警察一样抄近路截住敌人。

(三)放纵敌人,任其逃脱,最后来个“大扫荡”。我们一旦发现阻截已迟,追也追不上了,干脆让他逃跑好了。因为他逃跑后必然会心存侥幸,直至麻痹大意、放松警惕,这时我们再来个“大扫荡”,可谓最好的时机。如果我们一味跟在敌人后面拼命追赶,肯定会被敌人拖瘦拖垮,甚至会陷入敌人的圈套。当然,任敌人逃跑并不是彻底放弃,而是选择良机一举擒获敌人。

走为上的意思,走为上是什么意思

【走为上的意思2】

就形势看,敌方占有绝对优势,我方不能战胜它,则只有三条路可走:投降、讲和或者退却。三者相比,投降是彻底失败,讲和算是失败了一半,而退却则不同,它不能算失败。我们可以通过撤退,达到转败为胜。按语中又是举了宋代名将毕再遇的战例。由于敌军强大,宋军处于绝对劣势,两军对战宋军必定会遭遇失败,于是毕再遇决定在一个夜晚把所有军队撤走。他下令把所有旗帜都留在大营中,预先把羊倒挂起来,使羊的前腿搭在鼓面上。羊因为倒悬着很难受,前腿就不断扒搔,不断挣扎,把鼓敲得咚咚直响。金人并不知晓宋军已经完全撤走,只听到日夜不停的战鼓声,就这样宋军的空营和金人对峙了好几天。等到金人发觉了,毕再遇的军队早就走远了。毕再遇可以说是善于运用“走为上”计的人。

晋文公重耳早年曾经流亡国外,他寓居楚国时,楚王问他:“如果你回国后登上王位,怎么感谢我?”重耳说:“金银珠宝您应有尽有,什么也不缺;如果不幸我们两国开战,那么我军将退避三舍,后退九十里,以报答您的恩情。”后来楚将子玉果然率领左、中、右三军攻晋。晋文公分析了形势,他对这次战争胜败没有把握,就决定暂时后退,以避锋芒。他对外宣称:“当年我被迫逃亡,楚国对我以礼相待。我曾与他有约定,如果迫不得已,两国交兵,我定先退避三舍。现在,子玉伐我,我当履行诺言,先退三舍。”撤退九十里后,已经到达城濮,晋文公认为这个地方可以决战,就不再后退。子玉追到城濮,晋文公早已严阵以待。晋文公深知楚军弱点,在作战中,楚国的右军、左军很快被歼,子玉自己也深陷重围。虽然他在卫队护卫下逃得性命,但部队伤亡惨重。在城濮之战中,晋文公也是先用“走为上”计,后来以退为进,取得胜利,最终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走为上的意思3】

走为上:指在敌我力量悬殊的不利形势下,采取有计划的主动撤退,避开强敌,寻找战机,以退为进。这在谋略中也应是上策。

三十六计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