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火打劫的故事,趁火打劫的历史故事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2-11-21 19:43

趁火打劫的故事有:乘内乱扫除袁氏兄弟、摩根因机而发等

【趁火打劫原文】

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译文】

敌人的处境艰难,我方正好乘此有利时机出兵,坚决果断地打击敌人,以取得胜利。这是从《周易?夬》彖辞“刚决柔也”一语中悟出的道理。

趁火打劫的故事,趁火打劫的历史故事

趁火打劫故事1

乘内乱扫除袁氏兄弟

袁绍在官渡之战中惨败最后抑郁而终,虽然袁氏集团因此遭受了沉重打击,但袁绍的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婿仍然手握重兵,实力还是不容小觑。曹操打算采用各个击破的办法,消灭袁氏的残余势力。曹操首先向占据黎阳的袁绍长子袁谭发起进攻。袁谭抵敌不住,火速向已继承了父位的三弟袁尚求助。可袁尚救援不及,两人均被打败,只得一起撤回袁尚所占的邺城。

邺城易守难攻,加上二袁合兵,实力大增,曹操与他们相持了一段时间,毫无进展。为了能早日取胜,曹操整天苦思良策。忽然他心念一动,有了主意。他下令大军撤兵,放弃攻打两袁,转而去征讨刘表。曹操的谋士对此都很不解,认为只要再坚持围城,不出几日,邺城就守不住了。但曹操显然已经拿定了主意。

袁氏两兄弟见曹操撤兵而去,不久就起了罅隙。袁谭本就对袁尚继位很不满,加上他之前被曹操围困,丢了黎阳,他将失败的原因全怪罪于袁尚救援不力。为了争夺继承权,袁氏兄弟大打出手。刚刚被曹操打败的袁谭兵力自然比不上袁尚,结果他兵败逃到平原,被袁尚的追兵团团围住,不得已他转而向曹操求助。曹操眼见袁氏兄弟反目成仇、势成水火,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他跟谋士们一合计,决定暂缓出兵征讨刘表,而是要趁袁氏兄弟内乱之机,来坐收渔人之利。他为了不给袁氏兄弟合兵修好的机会,表面上答应了袁谭的求援,迅速出击,趁机进城先消灭了袁谭,紧接着又消灭了袁尚、袁熙,占领了河北的冀、青、并、幽四州。就这样,曹操消灭了袁氏集团。

袁氏兄弟的内讧是由于他们争夺继承权而引起的,这场“火”是他们自己点燃的。曹操只不过是事先给他们准备好了柴火,然后又及时地抓住机会,充分利用他们的“内忧”,“乘危取利”。他所采取的手段是“明助暗夺”,以援助袁谭为名,消灭袁氏兄弟,曹操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趁火打劫的故事,趁火打劫的历史故事

趁火打劫故事2

摩根因机而发

趁火打劫有两种方式,一是见到火起,趁机去打劫,一种便是自己先去纵火。在人心惊乱救火的时候再去打劫。不管趁火也好,还是纵火也好,最后的目的都是为了打劫。世界商战中,趁火打劫的高手当首推美国华尔街大佬摩根。

19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多家银行先后破产,其中就包括费城著名的投资银行杰伊库克公司。可德雷克塞尔—摩根公司却得益于这场危机,而一跃成为美国实力最雄厚的投资银行,并趁机控制了美国政府的债券市场,成为美国投资银行业最有影响力的银行。

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财政部的黄金开始大量外流,市场上掀起了抢购黄金的风潮。美国政府不得不放弃以黄金支付货币的谣言很快传遍了华尔街,尽管格罗弗?克利夫兰总统担保这只是空穴来风,但人们还是纷纷抛售美国证券以此来换回黄金,国库也因此告急,几乎到了无力偿清债务的地步。

为了缓解金库空虚所带来的经济恐慌,政府必须至少要筹集到1亿美元。摩根对政府的现状心知肚明,于是他同罗斯查尔商定,向美国国会提议,由他们两家银行组成一个辛迪加,来承办黄金公债,这样既可解救财政部危机,他们也可获得高额利润。但他们提出的条件过于苛刻,他们要求全部认购国家公债,否则免谈。国会并没有采纳这个建议,相反,财政部长受此启发,准备公开募集5000万美元的公债。政府的这一招显然侵害了摩根的利益,他得知这个消息后立马联合了各家银行,一起抵制政府的这一计划。由于摩根的操纵,财政部长四处碰壁,无奈之下总统只得再次召摩根入白宫,重启谈判。

但摩根对政府的窘境知根知底,谈判时他胸有成竹地说:“除了我和罗斯查尔组成辛迪加,让伦敦的黄金重新流入国内以外,似乎别无他法来解救近乎破产的国库了。我跟罗斯查尔手上还有几张大额的支票没有兑现,要是我们现在就将它们兑现了,把钱寄到伦敦,你觉得怎么样?”总统见他不肯松口,只得跟财政部长等人多方商议,最后不得不答应了摩根提出的条件。摩根跟罗斯查尔当即支付给财政部大笔款项,买下了政府公债,帮助财政部渡过了难关。而他们在这次交易中净赚了1200万美元的公债差价,并且还操纵达成了一项国际协议,在公债发行结束前,不用美元兑换英镑,也不购买美国的黄金,这对《夏尔反托拉斯法案》也形成了极大的冲击。

谈判者要想达到预期目的,必须真正了解对方的情况,不要打糊涂仗。摩根在与总统的谈判中,探知对方的底细,趁对方陷入危机之时,趁火打劫,逼得总统不得不答应他的苛刻条件,从而获得了谈判的成功,并从中获利。

趁火打劫的故事,趁火打劫的历史故事

三十六计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