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刀杀人的意思,借刀杀人是什么意思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2-11-21 21:28

第三计借刀杀人:此计就是借助别人的力量去消灭自己的敌人,以达到保全自己的目的。

【原文】

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注释】

1、友未定:“友”指军事盟友,即除敌我两方之外的第三者,可以一时结盟而借力的人、集团或国家。友未定,指盟友对主战的双方持徘徊、观望的态度,态度不明朗。

2、《损》:指《周易·损卦》:“损下益上,其道上行。”在这里指借用盟友的力量去打击敌人,势必使盟友受到损失,但盟友的损失正可以换得自己的利益。

【译文】

敌方已经显露,友方态度尚不明朗。那就利用友方力量去消灭敌人,自己不消耗力量。这是从《损》卦推演出的计策。

【按语】

敌象已露,而另一势力更张,将有所为,应借此力以毁敌人。如子贡之存鲁、乱齐、破吴、强晋。

借刀杀人的意思,借刀杀人是什么意思

【借刀杀人计名源出】

此计是根据《周易·损》卦中的“损下益上,其道上行。”推演而得。此卦认为,“损”“益”,不可截然划分,二者相辅相成,充满辩证思想。此计谓借人之力攻击我方之敌,我方虽不可避免有小的损失,但可稳操胜券,大大得利。

借刀杀人的意思,借刀杀人是什么意思

【借刀杀人的意思1】

借刀杀人,是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而巧妙地利用矛盾的谋略。当敌方动向已明,就千方百计诱导态度暧昧的友方迅速出兵攻击敌方,来实现自己的意图,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样成功时,自己不用付出任何代价;失败时,自己不用承担任何责任。其中的“杀人”不能仅理解为损人利己之事,而应从广义上理解为达到某种目的。借刀杀人,巧在一个借字,但“借刀”必须有条件,或陈明利害,或许以重利。

本计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利用矛盾,借敌方内部的力量,或者是盟友的力量,削弱或消灭敌对势力。而其关键所在,则是善于捕捉和利用敌方的矛盾,包括敌方内部的矛盾以及敌方与盟友的矛盾,想方设法使这些矛盾扩大、激化,直至引起敌方自相争斗,或者是引起敌方与盟友的争斗,以达到削弱或消灭敌方实力的目的。

因此,在军事上,此计的运用多是与使用间谍相联系的。现代商战中,有些人为谋取私利刻意制造他人的过失以图掩饰自己过错的例子也屡见不鲜,其所用策略也可称为借刀杀人。

此计包含以下几种含义:

(一)巧用外力为己所用。借用别人的手和力量,自己不用动手不用出力,不花任何代价,顺利实现自己的目标。

(二)争取第三方加入,并利用其刀杀人。借人之刀去杀人,刀之主人必然也就被诱迫入伙,即使不是心甘情愿地入伙,也必然逃不脱杀人的干系,自然也就被拉下了水。

(三)血染他人刀,自己一身净。借刀杀人,可以不露任何痕迹,不抛头露面,也就可以不承担任何责任,既落得两手干净,又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当敌人采用借刀杀人之计时,我们可采取如下防范对策:

(一)谨防成为敌人猎捕的对象。对于这一目标我们要做好三点:一是防患于未然,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要时时警惕来自各方面的攻击;二是揭露敌人的险恶用心,一旦发现自己成为“被杀之人”,要及时对“借刀之人”进行揭露,指出他的阴险用心,使被借之刀醒悟,悬崖勒马;三是分化敌人,还击敌人。如果敌人已经结成联盟,要千方百计把他们拆散,不使他们互相借刀对付自己,必要时要对危害自己的行为予以坚决果断的打击,削弱其嚣张气焰。

(二)谨防成为敌人所借之“刀”。对于这一目标我们要注意三点:一是不跟风不盲从,要分辨是非,不可脑子一热就去干,要知道这样做是很危险的,很容易被人利用;二是要清楚自己为何要“杀人”,是不是被人利用了,当这些问题没搞清楚之前,一定不可盲目行动;三是要善于比较利害得失,不为别人做嫁衣。如果“杀人”对自己没多大的价值,而对敌人意义重大,这就说明被敌人利用了,一旦醒悟应及早回头,不能再让敌人利用下去。

借刀杀人的意思,借刀杀人是什么意思

【借刀杀人的意思2】

敌方已经显露,而另一势力也正在不断发展,而且这股势力想有所作为,继续扩展势力,我们就应该利用这股势力打击敌方。这就像子贡保卫鲁国、扰乱齐国、破坏吴国和强大晋国所采取的谋略那样。

子贡是孔子的学生,能言善辩。鲁哀公十一年(前484),齐国田常当政,国内矛盾重重,为转移国人视线,他决定进攻鲁国。孔子派遣子贡去游说各国。子贡到齐国,对田常说:“您伐鲁是一个大错误。鲁国是难伐之国。这个国家城墙不坚固,地域狭小,君主不仁,大臣无用,百姓厌战,您不能攻它。您不如伐吴。吴国城墙坚固,地域辽阔,兵精粮足,大臣贤能,士卒用命,您去攻打吴国吧。”田常大怒:“你把容易的说成困难,把困难的说成容易,这是为何?”子贡答:“您在国内地位尚不稳定,大臣不听话,君主猜忌。灭鲁之患有二:第一,功高而震主,必为君主所疏远;第二,功成而群臣争利,上下相争齐国就危险。为您和齐国打算,伐鲁是不可行的,因而不如伐吴。伐吴难以速胜,使士民效死沙场,大臣疲于奔命,您上无权臣掣肘,下无民众非议,齐国上下就会听命于您。”田常道:“可是我现在已经加兵于鲁国,要转过头攻打吴国,岂不会引起大臣猜疑?”子贡曰:“您暂时按兵不动,待我说吴王出兵攻打齐国,您再以兵相迎就是了。”田常遂让子贡出使吴国。子贡见到吴王夫差说:“现在强大的齐国加兵于弱小的鲁国,与吴国争强,臣替大王担忧。出兵拯救鲁国,是仁义之师,可以显扬英名;攻打齐国,削弱其力量,可以给吴国霸业带来巨大好处。”夫差说:“但我有越国这个隐患,等我先消灭越国,然后再攻打齐国。”子贡道:“灭越国对您的名誉有损,救鲁国对您的声望有益;进攻渺小的越国而畏惧强大的齐国,不是勇者作为。勇者不避艰难,智者不失时机。现在大王保存越国以显示自己的仁慈,攻打齐国、威胁晋国以显示自己的实力,天下诸侯必接踵而来,朝拜吴王,吴国霸业可成。如果大王对越王有所忌惮,臣请求受命见越王,说服他出兵襄助大王。”吴王大悦,请子贡使越。子贡来到越国,越王勾践出迎于郊外。勾践问道:“蛮夷小国,大夫为何屈尊前来?”子贡道:“我劝说吴王攻齐国以救鲁国,吴王以先伐越再伐齐来回应我,如此,越国之亡必然无疑。无复仇之志而徒然令人猜疑,是拙劣的表现;有复仇之志却不慎为人所知,是懈怠的表现;事未发而使机密泄露于外,无疑会处在危险的境地。此三者,是举事复仇者的大患。”勾践曰:“孤不自量力,与吴国征战,战败而受困至此。卧薪尝胆,伺机复仇,誓与敌同归于尽。”于是向子贡请教对策。子贡曰:“吴王残暴好战,国家空虚,人民疲惫,大臣不堪。伍子胥因谏诤而身死,伯嚭以阿谀而当政,国家之亡已为期不远。现在大王发士卒助之以骄其志,卑躬屈膝逢迎之以尊其礼,他肯定会攻打齐国。如果吴国战胜,必然会威胁到晋国。臣请作为使节见晋定公,使他攻打吴国,大王则乘势偷袭其后方,吴国灭亡指日可待。”子贡来到晋国,劝晋定公:“现在齐将与吴开战,如果吴国战胜,必将兵临晋国。”晋定公大惊,忙问该如何应对。子贡说:“休整军队以等待时机,如此而已。”晋定公许诺。这一年春夏,吴先在艾陵破齐,接着在黄池被晋打败。越王勾践趁机袭其后,灭掉吴国。曾经风雨飘摇的鲁国就这样在诸侯的杀伐声中安然渡过亡国危机。子贡并没有出动鲁国一兵一卒,而是借助各诸侯国的力量,使得他们互相攻伐,从而保存了鲁国。所以司马迁评论道:“子贡一出,存鲁,乱齐,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

【借刀杀人的意思3】

借刀杀人,原指不用自己的刀而借用别人的刀去杀人,这样自己既可以不被发现,又可以在危急的时候嫁祸于人。引申为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而利用矛盾,巧妙借用第三力量击破敌人,达到自己的目的。

《兵经百字?借字》中说:“艰于力则借敌之力,难于诛则借敌之刃。”借他人之手除掉对手,自己却不抛头露面,这种间接杀人的计谋,就叫“借刀杀人”。

三十六计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