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梁换柱的意思,偷梁换柱是什么意思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2-11-21 22:01

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运用此计的关键是要暗中抽换敌人的主力,然后乘机控制或吞并敌人。

【原文】

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曳其轮也。

【注释】

1、句中的几个“其”字,均是指盟友、盟军。

2、曳其轮也:语出《周易·未济》,拖住了车轮,车子就无法运行。在这里意为,如果抽掉友方精锐主力,就如同把车子的轮子拖住,友军的阵势非垮掉不可。

【译文】

频繁地变动友军的阵容,把它的精锐劲旅抽换掉,这样其内里空虚,不久就会自行垮掉,我们只是静静等待即可。等其阵势垮掉后,我方就可以乘机把它全盘控制。这就好比只要我们把车轮拽住,整个车子也等于被我们控制住一样。

【按语】

阵有纵横,天衡为梁,地轴为柱。梁、柱以精兵为之。故观其阵,则知精兵之所在。共战他敌时,频更其阵,暗中抽换其精兵,或竟代其为梁柱;势成阵塌,遂兼其兵。并此敌以击他敌之首策也。

偷梁换柱的意思,偷梁换柱是什么意思

【偷梁换柱计名源出】

《路史发挥·三桀纣事多实论》记古史传说桀纣能“倒曳九牛,换梁易柱”。后比喻玩弄手法,暗中改换事物的内容或事情的性质,以达到蒙混欺骗的目的。

“偷天换日”“偷龙转凤”“调包计”,都有同样的意思。

偷梁换柱的意思,偷梁换柱是什么意思

【偷梁换柱的意思1】

偷梁换柱是用偷换的方法,暗中改换事物的本来面貌和实质内容,蒙混欺骗的策略。用在军事上,是指当敌人力量比较强大,而其主力又已完全暴露时,或我方的外部情况已为敌人所掌握的形势下,为了抓住关键,有效地控制敌人,可在敌人不知不觉中调开其主力。借以分散削弱其力量;或为了蒙骗敌人,可在暗中更换我们的部署,合并盟友的主力,借以增强扩大自己的力量,达到控制盟友的目的。此计谋常被用作奇谋妙计,置敌人于死地。

偷梁换柱就是用次要的换主要的,用假的换真的,用坏的换好的。调换必须在十分隐蔽的状态下进行,否则,不但达不到目的,反而会引火烧身。

偷梁换柱之计可以理解为以下含义:

(一)以坏换好,暗中调包。即神不知鬼不觉地用自己的东西换走敌人的东西。一般而言,都是用假的换掉真的,用坏的换掉好的,用次要的换掉主要的。这种调换不外是为了自己获利,使别人受损,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调包计”一定要在暗中进行,只有敌人在没有发现任何破绽的时候,才会把假的、坏的,当成真的、好的。一旦敌人发现已被调包,那么,在使用前他就会把换过的东西再换回来,我们也就达不到目的了。所以,隐蔽进行、不露马脚是成功运用本计谋的关键。

(二)换敌主力,分解敌势。当我们的力量比较弱小,而敌人的力量比较强大时,直接同其对抗无异于自投虎口,聪明的做法是使用各种隐蔽欺骗的虚假行动,把敌人的主力调开,也就是把敌人的“梁”、“柱”偷换掉,这样就会使其由总体上的强大转化为各个局部上的弱小,我们就可乘机控制敌人,将不利局面彻底扭转。

(三)兼并盟友,一致对敌。当我们和盟友共同抗击敌人时,虽然大家目标是一致的,但是毕竟不是同一组织,所以难免步调不一致,缺乏统一的指挥和行动,这样不但不能给敌人以致命的打击,还很容易被敌人各个击破。为了形成强大的势力,在盟友一时没有认识到联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时候,我们暗中将其合并过来,实行统一意志、统一行动,这对于整个战局意义重大。

我们应采取以下防范措施来应对偷梁换柱之计:

(一)处处设防,不给他人可乘之机。多元化的社会,竞争呈现出多极化,在这种情势下,我们除了要与面前的对手针锋相对之外,对于中立者、盟友等其他力量,也要时时处处加以必要的防备,不要轻信于人,更不能轻易把主力托付于人,以防被人吞并或彻底消灭。

另外,还要不断地补充自己的实力,从而使自己有独立竞争的能力和反抗能力,以防止被人吞并。总之,要做到小心谨慎、处处警觉,为自己设置坚固的心理防线,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

(二)严守“梁”和“柱”,及时发现和补救。梁和柱具有非同寻常的作用,严密防护意义重大,我们要做到使敌人不易接近或无法偷换。还要做到事先将应急措施准备好,一旦发现梁柱被人偷换,立即补救以挽回损失。在这里,信息反馈就显得尤其重要。我们要与自己所属的各个部位,特别是重要的部位,经常保持信息沟通和紧密联系,一旦自己的梁柱被偷换,立即得到信息反馈,立即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将损失减少到最小。

(三)要观点明确、表达清晰,不给他人可乘之隙。一旦我们的思想观点不明确或语言表达不清晰时,就给人造成含混不清、似是而非的感觉,所以很容易被人故意曲解或断章取义,这也给他人留下了偷梁换柱的机会和把柄。因而,我们在应该表达清楚的地方,一定要用科学规范的语言表达清楚,而且必要时加以解释和说明,使其无机可乘。

偷梁换柱的意思,偷梁换柱是什么意思

【偷梁换柱的意思2】

偷梁换柱,有时也称为“偷龙转凤”、“偷天换日”,俗话说的“调包计”和民间传说“狸猫换太子”也是同一个意思。该计谋是指我军同别的军队协同作战,多次变换其阵线,暗中调走其主力,等有机可乘时趁机把它吞并,为我所用。古代的战阵,有东西南北四个方位。战阵前后,称为“天衡”,首尾相对,就像战阵的大梁;贯穿中央的部位,叫作“地轴”,就像战阵的支柱。这些类似于支柱、大梁的部位,都要用精锐兵力部署。因此,观察敌人的战阵布局,就能够看出对方精兵所在的位置。当你与友军共同打击别的敌人时,在相互配合作战的同时,还要频繁地更换阵势,暗中把友军的主力抽调出来,甚至可以让我之军队代替其主力作为大梁和支柱。这样,友军的防守空虚,我方就可以立即把它兼并,并把这部分兵力马上用来投入战斗中。所谓“友军”,只不过是出于一时的利益相关而暂时的联合而已,所以“兼并盟友”是常事。

不过,从军事谋略上去理解本计,也可将其实施对象视为敌军。对敌作战时,想方设法以假乱真,调动敌人,分散敌人兵力,促使敌人变换阵容,使其主力不能发挥作用,然后攻其薄弱环节,趁机消灭它。公元200年,袁绍和曹操之间爆发了官渡之战。袁绍派大将郭图、颜良进攻曹操,把曹操的守将刘延围困在白马这个地方。曹操领兵北上,准备去解白马之围。这时谋士荀攸向曹操献计:袁绍在白马的兵力强大,要想解白马之围,必须把袁绍在白马的主力调动到其他地方。他建议曹操可以先领兵去延津,装作要渡河去攻打袁绍后方的样子。这样,袁绍就得把在白马的主力调换下来,换成战斗力较弱的军队围攻白马,而把主力用来抵御进攻延津的曹军。曹操采纳了,果然袁绍听报后,大惊失色,连忙把围攻白马的主力回撤,只保留小部分兵力围守白马。曹操乘袁绍主力兵力回撤之机,率军袭击白马,袁绍军大败。曹操这次营救行动的成功,主要就是依靠“偷梁换柱”之计。

【偷梁换柱的意思3】

偷梁换柱:偷换房梁房柱。原用以形容桀纣力大无穷。军事中指在与盟军联合作战时,通过不断地改变其阵势来抽换其主力,在其无法自立之时,借机将其兼并以扩大自己的力量。此计中包含尔虞我诈、趁机控制别人的权术,也常常应用于政治谋略和外交谋略上。

三十六计目录